恕我直言,不懂如何處理藍藻的河蟹養殖戶都是在耍流氓! |
出處:養蟹者說 作者:饒小坤 水產養殖網 2018-07-31 23:43:00 |
大家好!   我是你們的老朋友——饒小坤,上一次更新文章那也是很久很久以前,這次借這個機會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于藍藻問題的最新的一些看法!   對于這篇文章我不想按以前寫文章的套路,這次就一點一點拆開來寫!
藍藻竟然還能如此來分類?
對于很多人來講,當塘口出現藍藻問題之后,心里就慌得一逼,過來到店里來買藍藻分解素的時候都會問,這個藍藻藥殺完藍藻之后能夠管多長時間?相信這也是很多養蟹人所關心的事情!   對于這個問題,我往往會反問一句:“是你塘口先出的藍藻,還是外河水先出藍藻?你知道為什么打著同樣一條外河水,有的塘口就有藍藻,有的塘口藍藻就起不來?”
 為何會這么來問,這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提出來的藍藻重新分類的一種方法!   其實,簡單一點來講,針對藍藻問題,我們可以來做一個最簡單的區分,塘口出現藍藻從原因上去分析無非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內源性因素引起的藍藻,另外一種就是外源性因素引起的藍藻!   何為內源性因素引起的藍藻,其實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外源水沒有藍藻,但是,自己塘口因為種種原因,最早開始發現了自己塘口水體中出現藍藻,這種都可以稱之為內源性因素引發的藍藻問題!   何為外源性因素引起的藍藻,同樣很簡單理解就是自己塘口水清草好,透明度極好,但是,外源水有藍藻,不得不打入外源水之后,塘口逐步也開始出現藍藻,這種都可以稱之為外源性因素引發的藍藻問題!   分類也分好了,那么我們該如何應對呢?接下來,我就來跟你理一理思路!
 針對內源性因素引起的藍藻問題,我們首先應該需要去反醒,為什么打的同一條外源水,隔壁塘就沒有藍藻,自己塘口藍藻卻多的不要不要的,這是什么原因呢?是塘口水草太少?還是用藥不當?還是水草腐爛?或是投料太多?   我們很多時候應該要學會如何去分析對比別人塘口,再結合自身塘口去進行橫向比較,重點提一下就是我們很多的塘口出現藍藻問題其實是我們投料不當造成的,具體這其中有什么邏輯后面會寫文章專門來扒一扒!   針對外源性因素引起的藍藻問題,這種情況下就是考驗真功夫的時候了,當你塘口水清草好,你塘口打點外源水,藍藻也爆發不起來,但是,如果塘口水體環境不是那么理想,那么稍微打一些外源水可能就會藍藻滿塘!
殺藍藻的風險竟然是這么來的?
很多人面臨著藍藻就有一種生無可戀的感覺,心里憔悴,不知所措!為何如此呢?那是因為對藍藻的風險危害認識還不夠清晰,還不夠明白!   其實大可不必!今天我給你們來理一理思路!
對于一個蟹塘而言,塘口溶氧來源主要有三種途徑:
①水體與空氣之間勢能交換;
②水體中沉水植物光合作用;
③水體中藻類光合作用!   而不同的時期,溫度不同,三種途徑為塘口水體供氧所占比例也不相同,比如說,由于溫度上升,空氣,水體密度變小,氣壓相對變小,通過空氣,水體接觸由勢能交換所得的溶解氧,也會出現差異。這就為什么出現高溫悶熱天、負氣壓塘口必然出現缺氧的原因。   氣溫低時,水體中大約有50%溶解氧是水體與空氣接觸,由勢能交換而得!其余的主要是由塘口水生植物以及藻類進行光合作用來提供!根據氣溫不同,塘口里的水體溶氧來源于藻類的占比也不一樣,氣溫越低,藻類為水體供氧比例越高,冬春季藻類為水體提供了近40~60%的造氧功能。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在冬春季要低溫肥水培藻的主要原因!   而夏秋季,氣溫升高時,水體中由水體與空氣之間交換而提供的溶氧比例下降為30%左右,而此時塘口水生沉水植物生長茂盛,承擔了水體中50%以上造氧功能,藻類只能產生15~30%的造氧能力(如果塘口水體沒有透明度,水草活力下降,這個比例還要高!),這也就說明了水體里面藻類的重要性!
之后,當塘口出現藍藻之后,這個塘口變化情況又如何呢?當塘口出現藍藻,短時間內水體與空氣交換以及水草長勢還沒有受到多大影響的時候,我們可以單純地就考慮水體藻類的變化情況,這個時候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通俗一點點來講:   假設一個塘口單位水體里面有一萬個藻類,當因為種種原因,水體中出現了藍藻,也就是單位水體里面,一萬個藻類里面有了兩千個藍藻的時候,這個階段,如果我們及時把藍藻處理掉,我們所提供的藍藻藥只殺藍藻,不傷其他有益藻類,一萬里面殺掉兩千,還有八千,這八千同樣能夠給單位水體提供充足的溶氧!   滿塘藍藻視頻資料:
但是,如果一拖再拖,沒有及時處理,當單位水體里面一萬個藻類里面有了八九千的藍藻時,這個時候,如果選擇把藍藻處理掉,就容易出現水體溶氧不足的情況,因為單位水體里面,兩三天之內,八九千的藍藻大量死亡,只留下一兩千的藻類,所提供的溶氧不足以維持單位水體的溶氧需求就容易出現水體缺氧!   這個簡單的例子就很能說明問題,什么時間點殺藍藻風險最小?那就是藍藻剛出來數量還很少的時候!
小球藻、硅藻能夠殺藍藻嗎?
最近很多朋友來問過我一個問題——“小坤老師,你覺得小球藻還有硅藻能不能把塘口藍藻殺掉啊?現在有一些產品就是寫的什么什么牛逼的藻種,用下去能夠抑制甚至殺掉藍藻!這是真的么?”
對于這種問題,我表示“不怕套路深,就怕你認真!”你其實可以仔細看看這類產品的說明書,你會發現上面寫著主要成分上面寫著“蛋白核小球藻”,但是注意事項里面卻寫著——“建議晴天上午光照較好與溶氧充足的情況下使用;高溫悶熱天,使用的當天以及第二天晚上請使用粒粒氧或采取其他有效增氧措施!”
這就稀奇了耶!如果真的是小球藻那么應該是沒有任何負面影響的,因為小球藻本身就具備產氧能力,怎么還要在溶氧充足的情況下使用呢?而且用完當天以及第二天晚上要增氧呢?
其實也不需要大驚小怪,換個角度想想也很正常!現在連我們人自己打的疫苗都敢造假,更別說我們水產行業上的非藥品了,所以這類產品打點擦邊球也很正常!
其實,這類產品中的什么小球藻以及硅藻就是一個幌子,單純靠小球藻以及硅藻想把已經爆發藍藻塘口中的藍藻完全處理掉基本不可能,真正起作用的是里面具有殺藍藻作用的添加劑(里面的染色劑加粘稠劑,加抑藻劑,或者抗生素活性酶成分,通俗點就是部分藍藻藥主要成分!),但是這種添加劑有一個特性就是可以殺掉藍藻但是不殺其他優質藻種,說到這里,估計有朋友就想明白了,話這里就不多說了!
另外,有用過這類產品的朋友跟我反映說,這一類產品開蓋之后,有一種刺鼻的藥品味道!偷偷滴告訴你一個最簡單的辦法,你把一瓶這一類能夠殺藍藻的小球藻打開瓶蓋聞一聞,看看是小球藻的海苔味道還是刺鼻的藥品味道!
科普一點小知識:
問:怎樣判斷是不是蛋白核小球藻?
答: 一、聞:海苔的香味(海腥味不是); 二、嘗:海苔味道(咸、腥、澀不是); 三、看: ①溶解到水里,水呈綠色(藍色不是); ②水溶后在顯微鏡下看,細胞呈圓形(長形狀不是)
當你清楚這些之后,你再來回憶看看這類產品的說明書你就能夠明白其中的貓膩了!
那到底應該如何處理藍藻呢?
對于這個階段什么類型的塘口藍藻可以殺,什么類型的塘口藍藻不能處理,如果要處理又該如何處理?感興趣的可以加我微信私聊!
為了方便大家進行溝通,以下是我的微信二維碼,如果覺得可以交個朋友,有什么需要咨詢的,也可以掃碼添加我微信,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溫馨提示:最有效降低塘口用藥風險的辦法——塘口水體內循環!用幾臺潛水泵能有效降低用藥(殺藍藻、殺蟲、消毒劑等)風險!
 © 饒小坤 拍攝
作者:饒小坤 文本編輯:饒小坤 公眾賬號:養蟹者說
(本文已被瀏覽 31348 次) |
|
|
|
文章分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