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蝦病害的注意事項 |
2020-12-16 09:0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魏建剛說養蝦 瀏覽量: 12924 次
我要評論 |
| 一、調查中的注意事項
調查工作是疾病診斷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水產動物疾病的體表癥狀,有許多病是非常相似或相同的,特別是在肉眼觀察時,有時很難加以判別,因此要詳盡地了解發病的全過程,疾病的流行情況和養殖管理各環節曾經采用過的防治措施,然后加以綜合的分析,結合對體表及內臟的檢查,可以獲得比較準確的診斷結果。 圖片
為了弄清曾經采取過的防治措施,往往需要實際地了解曾經用過的藥物是否和養殖者提供的情況相符、藥物是否失效、劑量是否準確。
同樣,為了弄清發病的環境因子,必須實地看一看水質條件,了解排注水的情況等。在進行實地調查時,為了使診斷工作做到準確而迅速,調查訪問和病體檢查常常需交替進行,而不是調查訪問全部完成之后再進行檢查,也不是全部檢查完病體后再去調查訪問。因為等全部調查工作做好之后再去進行病體檢查,就會耽誤時間,尤其是夏天,送檢的病體應抓緊時間檢查。如果時間拖延,天氣炎熱,病體可能死亡、變質或腐爛,就無法供檢查使用了。這種情況下就應先進行檢查,或在檢查的同時向養殖者詢問。

二、病體檢查的注意事項
首先,送檢的病體必須是病情較重、癥狀典型或瀕臨死亡但并未死亡的個體,剛死不久的個體也可用作檢查的對象。因此檢查工作最好是在現場進行。
其次,病體檢查時最好多檢查一些患病的個體。一般來說,被檢查的個體越多診斷越準確。如果是混養的池塘,還應該對不同種類的病體進行檢查,不能以某一種水產動物的病體來代替另一類水產動物的病體。即使是魚類,也不能以一種病魚的檢查來代替其它種魚類的的檢查,即使是同一種魚類由于個體大小和年齡不同,發病的情況也可能是不同的。

如遇成魚套養魚種的池塘,應該既檢查成魚的病體,也應同時檢查魚種的病體,以保證檢查結果的準確、全面。
病體檢查解剖時要十分細致,解剖工具必須清洗干凈,不能沾有藥品,每一病體及每一器官的解剖工具都必須洗凈。解剖內臟時要小心不要剪破內臟,尤其是消化道內的臟物不能污染其它內臟器官。

檢查淡水水產動物時,必要時可用自來水清洗體表和鰓部,但是檢查海水水產動物的體表和鰓部時,就必須使用海水,而不能使用自來水。
在檢查內臟或眼睛時,則不論哪種對象,都必須使用與之相適應的生理鹽水。鏡檢的病體組織、黏液,要求薄面透光。遇到堆積在一起的組織,須用自來水、海水或生理鹽水稀釋化開,壓上蓋玻片,壓平制成水浸片進行觀察。如果經過病體檢查和調查,發現病體同時被幾種寄生蟲寄生或同時患幾種疾病時,都應記錄在案,并找出危害程度嚴重、發病急的病,首先進行治療。(出處: 魏建剛說養蝦) |
|
|
|
資訊分類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