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玉環:以“漁業共同體” 促漁民共富 |
2021-08-04 10:4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玉環新聞網 瀏覽量: 2477 次
我要評論 |
|  |
“嗚——”隨著一聲劃破長空的船鳴,8月1日上午,國內目前最先進的蝦皮加工船——“浙玉漁冷66666”飄揚著開漁節的彩旗,與眾多漁船一起乘風破浪駛出海港奔赴漁場作業,沉寂了3個月的漁港再次沸騰了起來。
“浙玉漁冷66666”船內生產線囊括了清洗、煮熟、烘干、色選、包裝的全自動化操作,1小時就可將9噸鮮蝦烘干加工成3噸蝦皮,投用后將與企業、漁民們構成完整的海捕蝦全產業鏈,一年將帶來兩億元的收益,并輻射帶動500多名漁民增收。
而這條產業鏈,僅僅是玉環坎門漁區打造“漁業共同體”的其中一環。
近年來,玉環市坎門街道積極探索“合作社+企業+漁民”的合作機制,打造“漁業共同體”,變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走出了一條合作創新的共富之路。   
 海捕蝦全產業鏈 逐步壯大    

2016年,坎門街道以民主漁業專業合作社為核心,設立坎門“三位一體”漁業綜合服務中心。中心除了為廣大漁民提供行政審批、漁業保險、金融等一些列服務,還積極發揮“孵化器”作用,針對傳統捕蝦曬蝦效益低的情況,探索創新“海捕蝦全產業鏈”運營模式。

2018年,“浙玉漁加99999”海上加工中心應運而生。“浙玉漁加99999”由合作社旗下企業玉環市東海魚倉現代有限公司打造,是國內首個海捕蝦全產業鏈移動加工中心。
船上設有4條全自動水產精加工生產線和可容納4000多噸鮮貨的超低溫冷庫,鮮蝦從入倉到蒸煮、烘干、篩選、去殼脫肉再到成品裝箱,整個過程僅需28分鐘左右。通過配備的6艘過駁子船,與玉環漁區及周邊拖蝦漁船在作業海區形成生產加工無縫對接,對透鮮的海產品進行即時加工和儲運,統一配送國內市場及出口國際市場,實現“捕撈+加工+儲運+銷售”一條龍,帶動產業鏈中拖蝦船漁民每年增收20萬元以上,直接輻射1000個以上漁民家庭。

今年7月份,“浙玉漁冷66666”正式列裝,該船由合作社旗下另一家企業玉環市九宏漁業有限公司建造,船體總長88.38米、寬16.5米,總噸位5070噸,是目前國內最大、最先進的蝦皮加工船。
“我們船還沒造好的時候,就已經收到了50噸的訂單,未來我們不愁銷路。”玉環市九宏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莊根慶表示,“浙玉漁冷66666”的投用能在“浙玉漁加99999”的基礎上,帶動更多海捕蝦漁民增收。   
不僅僅是海捕蝦 目標是全漁業共同體 海捕蝦全產業鏈取得的成功,讓合作社確信“形成產業鏈,打造共同體”的路子走對了,那么如何將海捕蝦產業鏈的成功模式擴大到全漁業?
目前,合作社下轄玉環市東海魚倉現代漁業有限公司、玉環市九宏漁業有限公司、玉環市海上鮮漁業有限公司等多家漁業龍頭企業,這些公司涵蓋海上加工、暫養基地、冷鏈加工、捕撈產銷一體化等產業。

合作社通過“三位一體”平臺,促成公司與公司,公司與漁民間互相合作,環環相扣、互為補充,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捕撈、養殖、加工、物流、銷售產業鏈。形成“海上命運共同體”,擺脫聯合前單打獨斗的困境,從而為漁民創造了更多的經濟效益。
“比如玉環市新三聯水產有限公司的5000噸大型冷庫,解決了海產品容易腐敗變質的問題;玉環市海上鮮漁業有限公司從事鮮活九節蝦等蝦類暫養,實現水產品反季節上市......這些企業的聯合,不僅達到企業間的雙贏、多贏,更是提高了漁業產業鏈運作效率,惠及廣大漁民。”玉環市民主漁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敏強介紹道。   
創新“引資+品牌”模式加快漁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首個海上加工中心投運半月  生產蝦干成品300噸_2018-04-11_14-12-18_副本
通過“漁業共同體”的打造,坎門漁產品生產效率變高了,產品質量變好了,下一步,如何打響品牌,拓寬銷售渠道,是擺在中心面前的一道難題。經過多種嘗試,最終,中心決定采用以玉環區域地理品牌和企業自有品牌相結合的“雙品牌”為基礎的營銷模式。
在中心牽線搭橋下,一方面,合作社積極響應“政府搭臺、企業協作”,通過旅游宣傳、農事節慶、展會展銷等方式大力宣傳“中國東海漁倉”“中國東海帶魚之鄉”“中國東海鰻魚之鄉”和“中國休閑垂釣之都”等區域品牌。另一方面做好自有品牌營銷,加大電商和微商的宣傳力度,不斷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美譽度。目前,合作社已經注冊“淘海”“宏利”“東海漁倉”等多個商標。

此外,中心為企業穿針引線,先后引進浙江宏利水產有限公司、福建海中舟集團分別投資1.5億和1億元建設新型加工船提升項目和新型釣業產業鏈項目,以資本加快漁業現代化。目前兩個項目進展順利,明年建設基本完工,預計為漁業增加6億元產值,漁民增加收益達到1.5億元以上。
漁民這個職業,在坎門又俗稱為“討海人”。一個“討”字反映出海上生活的風險、也映照了祖祖輩輩討海人看天吃飯、以命相博的辛酸與無奈。而這幾年隨著坎門漁業的迅猛發展,坎門漁貨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漁民們正逐漸從“討海人”轉變為“共富人”。
   
“這幾年,我們圍繞‘漁業轉型升級’這個重點,通過我們街道‘三位一體’平臺作用,打造我們漁業全產業鏈、漁業共同體。目前,漁民增產增收效果非常明顯,我們相信不出幾年,只要堅持做下去,漁業漁民共同富裕坎門樣板一定能夠實現。”坎門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堅說道。
作者:黃瀟以 潘俊 |
|
|
|
資訊分類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