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變道占先機,預制菜是水產食品行業中的優質賽道 |
2021-08-18 11:0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新華網 瀏覽量: 3149 次
我要評論 |
| 廣東湛江海岸線漫長,海洋漁業資源豐富。國聯水產坐落于此。近年來,這家企業實現了水產品從廚房食材到預制菜品工業化量產的轉變,將生產車間打造為餐飲企業和普通家庭的“中央廚房”。該公司董事長李忠表示,在消費升級趨勢下,預制菜是目前水產食品行業中的優質賽道。公司以“為人類提供健康海洋食品”為使命,正在大力發展水產預制菜品。
 ▲ 國聯水產董事長李忠。新華網發
從食材到預制菜 探索水產業可持續發展路徑
7月20日,國聯水產發布公告稱,公司所屬行業分類已由漁業變更為農副食品加工業。公告披露,根據2020年年度報告,國聯水產的水產食品營業收入占比達到91.97%。
國聯水產董事長李忠表示,我們從2016年就開始啟動從水產品加工到食品制造的轉變。到了近兩年,由于預制菜品的便攜性等,無論在B端還是C端,它都成為了一個風口。
疫情發生以來,餐飲業受到了沉重打擊。但是預制菜板塊卻得到了迅速發展。許多企業紛紛布局進入預制菜市場,國聯水產也不例外。李忠說:“如果你把魚作為原料去交易,它就是食材,是農產品。如果你把它做成預制菜,它就是一道菜品。預制菜是有技術含量的,它有價值溢價。它既有毛利也有想象空間。”
市場消費是水產養殖業發展的根本動力。而水產品地域性強、種類繁多,消費者和用戶對水產品的認識較少,對烹飪技巧掌控不夠。在追求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水產預制菜有明顯優勢。傳統的水產菜品制作工序比較復雜,烹飪一道水產菜會令許多人失去耐心。預制菜產品可以較好地解決水產菜肴烹飪難、耗時耗力的痛點。
國聯水產近期推出羅非魚烤魚等預制菜品,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在過去,羅非魚產品除了地域性活魚消費之外,大多以魚片、整條魚方式出口到歐美地區,其價格受到國外大賣場的極大抑制,農民養殖收益低。把羅非魚加工成預制菜品使這條魚打開了新的價值空間和市場空間。“塘頭價3-5元/斤的羅非魚,加工成烤魚后價值能放大6-7倍。”李忠表示,國聯水產湛江、上海兩大研發中心引入研發團隊,與必勝客、漢堡王等餐飲企業聯手,以預制菜品的方式為餐飲客戶和普通家庭提供水產品綜合解決方案,并打造了國聯水產龍霸、小霸龍等品牌。
生產車間被打造為餐飲企業和普通家庭的“中央廚房”
“做水產不能停留在傳統思維,或者說檔口思維。要抓住消費群體。現在很多餐飲企業在購物中心開餐廳,后廚沒有以前大。95后漸漸成為家庭消費主力,他們比較青睞輕烹飪理念。我們的預制菜品就是圍繞這兩部分發力,提供標準化的產品。”李忠說。
目前,湛江國聯不斷拓寬產品品類,加大綜合水產品類精深加工研發投入,將工廠打造為餐飲企業和普通家庭的“中央廚房”。
李忠說:“國聯水產在2016年就強調我們的車間就是餐飲業的中央廚房。我們的產品如果是餐廳購買回去,他只要擺盤加熱就可以上菜,不需要加任何油 醋、鹽。如果家庭購買,直接在微波爐加熱就可以了。”
此外,食品安全問題備受關注。李忠介紹,國聯水產推行電子化數據監管模式,保障水產品供應鏈安全可溯源。
水產預制菜提升了水產品的價值含量,對打造現代化產業鏈有重要意義。目前,國聯水產的中央廚房加工好的羅非魚、小龍蝦、蝦滑等預制菜品,正被冷鏈車源源不斷地送往各地的快餐連鎖店、單位食堂等。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面對全球水產萬億級的廣闊市場,以國聯水產為代表的企業正在奏響一曲深耕碧海、牧漁未來的“海上牧歌”。 |
|
|
|
資訊分類 |
 |
|
|
|
|